点击:发布日期:2025/7/19
国内化工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,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市场规模庞大: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化工产业生产国,诸多化工产品产能位居世界前列。据统计,截至 2022 年底,中国炼油产能突破 9.2 亿吨,位居全球*。2023 年乙烯产能超过美国,2024 年丙烯、丁二烯等基础化工品规模也达到全球*。并且,中国精细化工产业营收占全球近 50%,多年位居前列,可生产 3 万多种精细化学品,农药、染料、涂料等产量居世界前列。
企业竞争力较强:在 2024 年全球化工企业 50 强榜单中,中国有 11 家企业上榜,数量首次突破两位数。中国石化位列第二,中国石油排名第 5 位,台塑排名第 9 位,还有万华化学、恒力石化等企业均位列前茅,展现出中国化工企业的实力和增长潜力。
产品出口量大: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关键化学品出口国,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膜和树脂、精对苯二甲酸(PTA)、聚氯乙烯(PVC)和聚酯纤维等材料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。聚丙烯方面,中国生产商已开始向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低附加值产品,2020-2022 年出口量增长近两倍。
技术创新加速:中国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增速较快,重点在新能源、生物制造、高端催化剂等领域投入较多。例如,万华化学 MDI 产能全球*,占全球 30% 以上份额,工艺技术与成本控制处于全球先进水平;山东三力本诺建成全球单套产能较大的 PA6T 万吨级生产线,推动了特种尼龙国产化。
产业集群效应显著:中国已有 400 多家化工园区将精细化工作为主导产业,形成了一批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。骨干企业在聚氨酯、氟化工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竞争力,千余家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,提升了中国化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。
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:传统欧美化工强国因能源成本、环保压力及需求等因素,加速向亚洲转移产能,中国凭借成本优势与区域市场潜力,积极布局海外,吸引了部分产能转移,同时也推动了自身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发展,重塑了全球化工供应链格局。